北京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ffxbdf/

大部分人并不知道改性塑料是什么,但不夸张地说,我们已经被它“包围”。

设想一下:

你6点起床,听着电脑散热风扇的低低嗡鸣,“哒哒”地敲着键盘开始查看邮件。8点开车去公司,想着下午要去广州出差,稍一愣神,没注意到仪表盘上的车速在狂飙,等意识到的时候,已经撞上了路边的护栏,保险杆瞬间凹陷。好在没有受伤,但是下午广州出差,得坐高铁去了……

这些场景,都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里面的键盘按键、散热风扇、汽车保险杆、车门把手、高铁轨道用的绝缘轨距块等等,都有改性塑料的身影。

广阔的应用意味着巨大的市场:已有业内专家预测,到年,中国改性塑料市场将达到亿的规模。

改性塑料产品

我们本期的专访对象,顺炎新材料总经理赵海*先生,就来自这一前景广阔的行业。

他带领的这家公司,深耕环保改性塑料行业13年,并于年在新三板成功上市,年实现税后营业收入1.2亿,同比增长10%,利润增长20%以上,目前已进*高端的汽车和轨道交通市场,从众多同行中脱颖而出。

01

争做细分领域第一

改性塑料市场大,以前也很有赚头,但近一年来,老板们却有点发愁了:

首先是上游原材料的成本短时间内大幅上升。其中原因,一是年上游的化工原料价格上涨,二是刚好碰上“洋垃圾”进口禁令,海外废塑料进口量急剧下跌99%,一时间雪上加霜。其次则是下游需求有所放缓,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在多年快速增长后第一次迎来了下跌。

上下游同时夹击,行业竞争似乎进入了一个拐点,钱不好赚了,同行竞争的烈度陡升。

“5年前、10年前这是非常赚钱的一个行业,现在不是。这个行业(现在)整体的利润率不高,整个中国的塑料改性公司其实已经到了相对饱和的程度。”赵海*表示。

外部环境急剧变化,顺炎和其他改性塑料厂商一样,形势严峻。

“为了生存,为了打造竞争力,顺炎该怎么办?”

好在深耕改性塑料行业多年,顺炎的管理层算是见过不少风雨,早已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应变能力。

很快,基于改性塑料上下游市场的洞察,赵海*和顺炎做出了决策:明确定位,聚焦环保改性工程塑料众多品类当中的几个细分品类,特别是PBT和PA产品。

比如现在公司生产的电子电气用PBT产品,具有高冲击、高灼热丝、高CTI,兼具力学、阻燃及电气性能,可用于电容器相关产品,堪称行业标杆,度灼热丝全程不起燃,耐双85,目前行业领先。

再比如PA(尼龙塑料),公司生产了耐高温、耐防冻液长期使用的汽车水室PA材料,热冲击下的耐高温的汽车气室PA材料,还有轨道交通用的耐超寒低温PA材料。

这些品类非常细分,单个部件拿出来不起眼,但是总的市场却不小,还容易构成竞争壁垒,打出品牌,快速拿下市场。

很快,这些调整就取得了不错的战果,不仅在年取得稳定的增长,在家电行业成为了美的系、格力系的供应商,还进*汽车和高铁行业,拿下了高端市场的新订单。

可以说,靠着在细分领域的精益生产,顺炎终于找到了自己优势赛道。

因此,在谈及自家的竞争力时,赵海*可以很有底气地说:

我的这些产品,有些同行根本就没有,为什么?这是一个非常细分的品类,他们不做。有些产品他们做不出来。在我们行业里面,有很多的竞争对手,他们要么就没有这些产品,要么做不出来这些产品,要么综合性价比和性能达不到我们的要求。

最负盛名的管理大师之一赫尔曼.西蒙提出过“隐形冠*”理论。

所谓的“隐形冠*”,指的是那些知名度不高,规模不大,却在细分市场做到极致,占据细分领域世界第一、第二份额的行业冠*企业。

比如德国的伍尔特公司,只生产螺丝、螺母等连接件产品,却在全球80多个国家有家销售网点。其产品的应用上至太空卫星,下至儿童玩具,几乎涵盖所有行业。

要成为这样的“隐形冠*”,赫尔曼.西蒙认为第一就是要能专注于细分领域,第二则是要具备创新基因,且必须与市场紧密相连,由市场需求来推动技术发展。

顺炎新材虽然还不是隐形冠*,但与前者在发展路径上却非常相似,专注在细分领域,将产品做到极致,最终成为了细分行业的龙头。

02

让国产品牌逐步替代进口

除了应对短期市场行情的挑战,顺炎还在冲击另一个天花板,把自己的产品打入到中高端市场去,并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不过关于这一块,还要从国内改性塑料行业的一大现状说起:

目前国内厂商主要做的都是低端产品,技术含量不高,进入门槛低,大量中小厂家挤在一块做价格竞争,以至于行业利润率很低。

即便是行业内规模较大的某领先型企业,利润率也让赵海*不满。

那么行业内处于中高端、利润率高的产品是什么?答案就是用于汽车零部件、高铁轨道等方向的改性塑料。这两年国家提倡的“以塑代钢”,十三五规划中的新材料,其实都是指向这类产品。但是它们技术门槛也高,国内厂商起步又晚,国外品牌早已具有支配性地位。

比如中国汽车用塑料市场,年就达到亿元规模,工程塑料市场也有-亿。规模很大,分下来却是国外大品牌吃肉,国内少数几家喝汤,其他小厂商只能闻闻味:整个市场的82.7%直接被国外厂商拿走了。

这是不合理的。在赵海*看来,中国厂商的产品,慢慢地完全可以替代国外品牌,只是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慢慢建立我们自己的品牌,博得信任。

“还有一段路程要走。”赵海*也坦诚说道。

而且在他看来,国产品牌替代国外大品牌,不仅仅是抢占市场的问题,还在于这能给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国产品牌相比海外品牌,在性价比上其实有优势,只要进入市场,将使得终端产品价格降低,让国内消费者受益。

赵海*先生参加犀牛学院融资实战特训营

秉持这样的信念,顺炎在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上大力投入,目前来看进展不错。

在技术上,顺炎在汽车水箱、格栅、发动机罩盖等产品上已试料成功,年已经拿下吉利汽车、众泰汽车、上海久田等客户的订单,预计产量能达到-吨。

在高铁、地铁、城轨等轨道交通市场,顺炎也正大展拳脚。

按照规划,中国未来10年新增高铁/城轨里程将达4万公里,轨道交通需要的主要改性塑料尼龙(PA),像起绝缘、减振作用的轨道绝缘轨距块、预埋套管等产品,总需求将超过40万吨,市场总容量超过亿元。

这些高铁用尼龙材料,行业门槛技术较高,需要严格评审后才能指定供应,之前国内能通过评审的只有少数几家。

如果能进入这个市场,顺炎将极大地建立起自己的竞争优势。

目标已立,当干则干。经过多次科研攻关,顺炎成功研制出高铁绝缘轨距块材料和高铁预埋套管等材料,各种性能指标均已通过测试检验,并收获了沈阳东铁等客户的订单。

比起大部分的竞争对手,顺炎已经先跑一步。

但即便如此,赵海*仍然非常谦逊。当我们让他用一句话形容自己时,他说:

“我们还有很大的空间,没有什么值得太过骄傲,所以就是一个专注于细分的改性工程塑料行业的默默前行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iniua.com/bxnjjjz/21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