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燕郊诞辰百年纪念活动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
刘*连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802/9262943.html01:09 新湖南客户端11月1日讯(记者龚旭东肖欣视频摄影肖振锋赵雨佳)10月31日,在中国文学的最高殿堂——中国现代文学馆,彭燕郊这位著名诗人的名字,成为这个秋天深长与温暖的缅怀。年,是彭燕郊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为纪念这位我国著名诗人、作家、文艺活动家与民间文艺家,中国现代文学馆、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湖南省作家协会和《诗刊》社共同主办了“彭燕郊诞辰百年纪念座谈会”。彭燕郊女儿张丹丹代表母亲张兰馨女士,将彭燕郊的46件文学资料捐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风前大树:彭燕郊诞辰百年纪念集》《彭燕郊陈耀球往来书信集》两本新书也在纪念会上首度发布。 湖南省原*协副主席、湖南省文联原主席欧阳斌,湖南省作协主席王跃文,《诗刊》副主编霍俊明,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杨匡汉、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吴思敬、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兼香港凤凰卫视高级策划王鲁湘、作家出版社编审唐晓渡、清华大学教授西渡、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太胜、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敬文东、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庆祥、天津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士强、西苑出版社社长赵晖、湖南文艺出版社总编辑崔灿、湖南省文联文艺创作与研究中心主任王涘海、社科院研究员万里等出席座谈会。与会者深情回忆彭燕郊先生的音容笑貌,深入探究他的诗歌价值和美学精神,高度评价他创造了独特的“独木成林”的诗歌现象、文学现象、美学现象,评价他是中国新诗中的“魏巍南岳”,“诗、人一体的一代宗师”,是现当代文学史的宝贵财富。 (与会嘉宾合影。) 彭燕郊先生年9月出生于福建莆田,10多岁时离开家乡参加新四*,在严酷与苦难中淬炼成颇有影响的“七月派”诗人。他年开始发表作品,其诗歌创作跨越了中国新诗发展最重要的几个时期。彭燕郊先生在诗歌创作和研究、编辑出版、民间文学、教育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赢得了文学界和文化界的广泛敬重。年,彭燕郊应湖南大学之邀来到湖南,先后在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学院(今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年因“胡风案”牵连入狱,年到湘潭大学中文系任教至年退休。年3月31日逝世于长沙。在湖南的58年里,彭燕郊先生在这片热土上播下诗歌的种子、美的种子,极大地影响了几代湖湘文化人。 (年,彭燕郊与北岛等青年诗友在一起。) 座谈会上,欧阳斌深情地回忆了与彭燕郊先生30多年的交往细节,包括他第一次从邵阳赶到湘潭大学向彭燕郊先生请教,年彭先生弥留之际最后一次相见的情景,称赞彭先生是一位纯粹的诗人,在当代诗坛独树一帜,也有着强大的人格魅力。王跃文认真地研读了彭燕郊先生的诗文集,认为他的诗歌“浓缩了近百年中国知识分子个人和民族的苦难、道义和尊严,表达了一个知识分子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对生命本质的深刻体认,对人之现代性的痛切思考,对诗歌艺术的忠贞不渝。”他高度评价彭燕郊先生是“诗、人一体的一代宗师”,并表示湖南现当代文学馆也将收藏彭燕郊先生的文献资料,加强彭燕郊先生的研究。 (湖南省原*协副主席、湖南省文联原主席欧阳斌,湖南省作协主席王跃文出席座谈会并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杨匡汉、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吴思敬,作家出版社编审唐晓渡等中国诗歌界的重量级专家学者,认为彭燕郊先生是“战火中成长起来的诗人,是不可绕过去、不可忘记的中国诗坛人物”,“对中国当代诗歌有重要贡献“,“他有着心灵广阔的自由追求精神,是当代诗坛上一位有特殊意义的诗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太胜在学校专门开设了彭燕郊诗歌研究课程,面向年轻人传播和普及彭燕郊先生的诗歌。 (彭燕郊与王鲁湘(左一)等学生上世纪80年代在湘潭大学合影。) “彭老师一个人构成了我的美学环境,是我的恩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兼香港凤凰卫视高级策划王鲁湘,是彭燕郊先生的学生。他拿着一张当年在湘潭大学读书期间和彭老师合影的黑白照片,深情地回忆了他受惠于彭燕郊先生而走上美学研究道路的点滴细节。彭燕郊的学生,湖南日报社高级编辑、原副总经理张效雄和首都师范大学出版创意研发中心主任荒林,也深切地缅怀与恩师的交往故事,称赞其是诲人不倦的“诗人教育家”。 彭燕郊先生留下了大量丰富而珍贵的文艺资料和手稿,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鲜明的见证,有着相当高的研究价值。收集、整理、出版这些文献资料,是彭燕郊诗歌研究的基础工作。在先生诞辰百年之际,彭燕郊的文学资料46件(第一批)正式入藏中国现代文学馆,包括散文诗集《漂瓶》、自由诗集《一朵火焰》、文论集《文艺学习手记》、回忆录《那一代人》等已出版的图书以及部分诗稿和手稿。文学馆副馆长计蕾代表现代文学馆为张丹丹女士颁发了入藏证书和纪念品,并向彭燕郊亲属的捐赠之举表示感谢。她表示,文学馆会将彭燕郊先生的文学资料妥善保存、传之后世,充分发挥其文学价值,为文学研究和公共文化建设服务。同时,由湖南省作协副主席兼湖南日报社《湘江周刊》主编龚旭东和长沙理工大学教授易彬历时数年选编的《风前大树:彭燕郊诞辰百年纪念集》(西苑出版社出版)、易彬与陈以敏整理的《彭燕郊陈耀球往来书信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也与读者见面。 龚旭东和易彬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彭燕郊诗歌的整理、出版、研究工作。他们表示,中国现代文学馆是中国文学的最高殿堂,此次彭燕郊百年诞辰纪念会在这里召开,并收藏彭燕郊部分文献资料,标志着彭燕郊研究进入了一个新起点。他们认为,彭燕郊的散文诗写作、美学追求、诗歌翻译等领域都还有待于学术界进行更深入全面的研究,期待着更多有心人一起加入彭燕郊的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李洱主诗会议。他表示,现代文学馆将进一步加强与湖南文学界等多方面的合作,提升彭燕郊诗歌的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水平。彭燕郊不仅属于湖南,也属于中国,属于人类,属于未来。 彭燕郊,年9月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县,年加入新四*,之后在桂林、重庆、香港等地从事创作和文艺活动。年曾在桂林遭当局逮捕。年参加全国第一次文代会,后曾短期任职于《光明日报》社。年后定居湖南,先后在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学院(今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年因“胡风案”牵连入狱,后在街道工厂劳动20余年。年起到湘潭大学中文系任教至年退休。年3月31日逝世于长沙。 新中国成立前,彭燕郊以诗歌创作为主,作品见于《七月》等处,出版有《春天——大地的诱惑》《第一次爱》等五种个人作品集。20世纪50年代出版过文艺论集与民间文学方面的著作。新时期以来创作并发表了大量诗歌作品,出版了《彭燕郊诗选》《高原行脚》《和亮亮谈诗》《当代湖南作家作品选彭燕郊卷》《夜行》《野史无文》《纸墨飘香》《彭燕郊诗文集》等作品集。 彭燕郊是诗人中“少有的一位醉心于出版者”,从新时期之初即开始筹划诗歌翻译丛书,成绩斐然。他策划、组织出版了大型诗歌翻译丛书“诗苑译林”,出版有《国际诗坛》《现代世界诗坛》“犀牛丛书”及“现代散文诗名著译丛”等多种,为国内文艺界所瞩目。 [责编:戴蓉]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iniua.com/bxnjjjz/21298.html
- 上一篇文章: 轻微课可不可以退款轻微课退款方法详情
- 下一篇文章: 芳华随笔福清福庐山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