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山游记天海,仿佛进入仙境
等待总是漫长的,当暗黑天色渐渐灰朦,又缓缓透出微光时,心情也跟着激动起来。然山峦之上亦愈清晰的层层云霭,却带来不安,期待与失落不停缠绕拉扯。须臾,云缝间绽裂霞光,慢慢炽热如流火奔窜,大伙屏住呼吸,直勾勾地望着。但飘舞的始终是焰舌,仿佛当中那颗跳动的炽心,已随周遭的叹息默默隐升。突然,耀光乍现,我看见了,旭日以圣洁的姿态,在云帘之后显其威仪,尽管帘缝只让人得见半身,但未损其无瑕。我们便这么对视着,忘却时光。然静定痴望间,它终究掩去形貌,转为绽射光采,此时,云朵化作浪花,天空映成大海,无边且蔚蓝。 通达次高峰「光明顶」的坡道不甚陡峻,让人能轻松观看山色。然此刻倒发觉天气过好也有坏处,山麓间没有云海点缀,少了些含羞半掩的虚幻浪漫。想起数年前去美国「大峡谷」恰巧相反,适逢暴雨刚离,谷内云雾缭绕,虽无法观清其壮阔全貌,但也是种迷蒙风情。惟由此可知人心贪念无底,今日风和日丽,便该谢天谢地了。 须臾,转过某个曲折处,从密林缝隙,我们竟瞥见远方西海山峦间,白云倾泻。奔出至空旷地,更是望之讶叹。灰褐带绿的险峰旁,云幕如棉,蔓延开展,像是天瀑狂狷,奔流入野,又似崩雪浩瀚,鸣动山间。然这样的壮阔却是定格成无声的静美,柔媚地将峰林轻轻抹染。 顺着山线,在不远处,也可看到「光明顶」气象站的洁白大圆球了。于是大伙一鼓作气,续往上攀。沿途,虽然再也无法望见飘然云海,但山林的起伏变换依旧嵚崎壮伟,勾人定望。 经过一番气喘吁吁,终于我们抵达「光明顶」。在古旧的杂货店外,攀上陡石,视野宽阔。左方「天都峰「与」莲花峰」如兄弟般相依,「天都峰」山形尖峭,据说攻顶前的「鲫鱼背」路段,行于半米宽狭窄棱线,两侧便是陡落谷地,相当惊险。而*山最高的「莲花峰」顶岩崎岖,像是含苞半开的莲花,峦梢隐隐可见望台围栏及点点人形,如此险峻山势,能登顶者该是勇者。再往右看去,谷地茂林绵延,开展至白茫云间。立于此地还真有乘风腾云,睥睨天下的快意舒朗。 途中我们行经「海心亭」,那是个双层挑檐的灰白石亭,由名可知其位于天海中心,猜度登楼四望的景致该是壮美,不过队伍持续行进,并未停下流连歇息。之后的步道渐趋上攀,虽然足踏之处尚称宽广,但远离中央扶手的两侧其实已是崖谷。 从低陷的岩间狭道步下至对侧。此时眼前景色丕变,脚下为弯弯折折的台阶贴着陡壁,前方隔着千仞深渊的是层层叠叠的山峦,云朵在峰岭间缓荡,柔美中衬托出山石灰秃纹理的刚傲。我们便像攀在断崖,于险中体会开阔天地的壮伟与深远。 一路抓着扶手,中段穿过「鳌鱼洞」,边走边停,几乎无心注意脚下石阶,只是痴望着这片灵山仙境。待下至平缓处,回身仰望,适才行过的连续之字形步道在危崖盘折,方知险绝。然更极甚的是稍远处的「一线天」,仅容单人通行的长台阶似飞瀑当空挂落,由此看去坡度几近垂直,也难怪导游不肯担此风险。然还是有鱼贯人龙于其中缓移,蔚为奇观。 而峰顶鳌鱼此时似已摆脱乌龟攀附,正张大嘴巴,吞吐前方数颗螺贝,形成「鳌鱼吃螺狮」之趣景。稍近之处,则另有巨石化作老僧入定,僧帽袈裟纹理清晰。但从我眼里,觉其更像猪八戒,胖胖脸颊,配上大大垂耳,实令人忍俊不住。 然挑战并未至此而止,接续等着我们的是「百步云梯」,仿佛与「一线天」相对应,陡峭石阶毫不间断地穿云登空,直往「莲花峰」尖。就算未欲攻顶的人们,亦得翻过这段登高路,在于中段转往下行。 经过「莲花峰」,便是往最终目的地「玉屏峰」了。有「百步云梯」的洗礼,当中路段的上下盘折都不算什么,可以轻松看山石被自然无心刻凿的艺术。有时它是「犀牛望月」,登高静思,有时它化为「龟兔赛跑」,一高一低往前嬉游。当接近「玉屏峰」时,竟出现「手机石」,圆胖体身拉了个短天线,很令人莞尔。 步道绕着山腰,游人们未见苍松迎客,便先被远方云山挑引。云雾如白纱轻漫,随山岚吹拂,时而聚拢成峰顶皓雪,时而化散成飘渺柔烟。仿若仙子以舒缓舞姿,巧笑倩兮摆弄。沿途望着山景如此虚实变换,我们也行抵「玉屏楼」,而楼前人群如蚁挤涌之处便是迎客松了。 玉屏为一块大片横展山石,宛若卧佛,只惜身上被诸多自认风雅的达官显贵刻上五彩字句,因而显得俗了。找个高处石台攀上,远方是险峻「天都峰」,右端岩尖一块小石,被称为「松鼠跃天都」,正蓄势待发面对千余级陡阶。顺着棱线,顶梢处似有石桩点点,便是传说险道「鲫鱼背」了。我望着以天都为背景的「迎客松」,它侧身而立,中段两道枝桠同边探伸,像是笑脸盈盈接引我们。惟其中一枝干萎无叶,民间不时有此松枯绝的传言,想必该是由这而来的恐慌。不过见其周身绑附不知是支撑亦或拉扯的索架,倒觉得它若活于深山无人之处,应自在舒泰些吧。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iniua.com/bxnjjjz/20904.html
- 上一篇文章: 使用甲骨文的商朝,*队战士穿的皮甲是在化
- 下一篇文章: 怀阳高速,通车澎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