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该怎么治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31119/4293352.html

《恋爱的犀牛》是廖一梅编写的,孟京辉指导的一部话剧。它是一部关于爱情的戏剧,讲述的是:一个男人疯狂的爱上了一个女人,他可以给她自己所有的一切东西。但命运弄人,这个女人却偏偏执拗的爱着另外一个并不爱她的男人。

西北*法大学西法大剧社演出《恋爱的犀牛》,是综合了年的郭涛版和年的段奕宏版的结果,但主要还是参照了段奕宏版本。与两版都不同的是,孟京辉版的《恋爱的犀牛》是从第一场直接开始,序是紧随其后的,而西法大剧社版的开场是廖一梅的序,紧随其后的第一场跟段奕宏版的形式一样,都是唱经一般的站位,使得整个舞台上的气氛比较严肃。

而郭涛版的开场相对而言气氛比较热闹和轻松,给人一种时代过度的影子。西法大剧社版的女主明明给人的感觉与其他两版中的女主给人的感觉都不一样的。郭涛版中的明明是帅气的,给人一种潇洒和硬朗的感觉,段奕宏版本中的明明又是疯狂的,乖张的感觉。而西法大剧社版本中的明明,却是一种细腻的,甚至有些神经质的,从而给人一种于世不入的楚楚可怜的感觉。

各个版本的《恋爱的犀牛》因为女主所表现的性格不同,所以给观众的感触也是不同的。在剧中的恋爱训练课那幕,西法大剧社的版本也是不同与原作,是在原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创新。将当时容易引起大家共鸣的神曲——《最炫民族风》和《征服》穿插在其中,从而使得原版本中一些生涩的内容变得轻松娱乐起来,也便于观众的理解。

恋爱训练课这一内容,也可以说是贯穿了男主马路和女主明明的爱情的始终。这样的变动实际上也是别有一番风味。还有,在戏的结尾时,也就是犀牛图拉被杀时。西法大剧社版的演出是在代表犀牛的图板上铺上了红纸,形象化了犀牛的血肉,也具象化了犀牛的形象,使得观众更加容易明白和理解。

因为在剧中,男主角马路就是一名犀牛的饲养员,他也被大家比喻为一种犀牛。但是为什么偏偏是犀牛呢?这在一开始编剧廖一梅就有所说明,就是源自于马路的一段自白:“*昏是我一天中视力最差的时候,一眼望去满街都是美女。高楼和街道也都变换了能通常的形状,像在电影里。”这里的表述,既是对犀牛视力差的表达,同时也是在暗喻人们平时在恋爱中的那种盲目。

所以说,马路对明明的爱,甚至于明明对陈飞的爱,也都是盲目且偏执的。也就是说或许在生活中,我们都是马路,都是明明,都是那只视力不好的犀牛。

当然,虽说西法大剧社版的《恋爱的犀牛》也进行了一些创新,但是也考虑到学校的一些因素,对于原剧目也做出了一些删减。而且大部分场景都比较单一,机械。在配乐和灯光上都做得不到位,这些也是一些不足之处。

“恋爱的犀牛”、盲目、偏执,但这就是人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iniua.com/bxnjjjz/20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