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和女友准备结婚,他们一起从美国飞到巴黎。白天巧遇的熟人夸夸其谈令人厌烦,怀揣文学梦想的吉尔一直在神游,他试图说服女友婚后定居巴黎,他觉得在塞纳河边,才能为自己的小说找到灵感。

午夜钟声响起,吉尔*使神差地坐上一辆古董老爷车,故事逐渐笼罩上一层超现实色彩。

穿越时光的老爷车

吉尔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奇怪的沙龙,这是年代的巴黎,菲茨杰拉德、海明威、达利、波特……作家、艺术家、诗人,高谈阔论,纵声大笑,激烈争辩。

天哪,聚会上满是吉尔的精神偶像。

年代生活在巴黎的艺术家们

这是年伍迪·艾伦的电影《午夜巴黎》,评分和票房都很平淡,一小撮文艺青年却迷得不行。吉尔,一个生活在21世纪美国的作家,迷恋一个世纪前巴黎的文艺圈。

“你能想象这座城市在雨中有多光彩夺目吗?”吉尔在年代的雨中巴黎不想离开。

01

-

不如拍摄一个幻梦

其实吉尔就是伍迪·艾伦自己,导演这次真是任性到奢侈,把自己喜欢的艺术家们统统融入影片之中。

剧中有一个场景,酒吧方桌边坐了四个人,吉尔碎碎念自己的情感困扰,同桌的竟然是达利、布努埃尔和曼·雷,他们都是超现实主义艺术的大家。

《午夜巴黎》中的超现实主义大家

曼·雷是特殊技法摄影创作的艺术先锋,他戏份不多,却是巴黎那个*金时代浪漫的记录者。

“与其拍摄一个东西,不如拍摄一个意念;与其拍摄一个意念,不如拍摄一个幻梦。”

曼·雷

他拍过穿斗牛士服装的毕加索、男扮女装的杜尚、用手遮眼睛挡光的乔伊斯……那时彩色胶片已经诞生,但是曼·雷最喜欢的色彩还是黑白灰。

刚刚过去的年夏天,路易十三携品牌挚友来到巴黎观览摄影师StéphanedeBourgies个人影展,在这个同样由黑白灰构建的世界里,他们看到了曼·雷的影子。

摄影师StéphanedeBourgies个人影展

他们坐上古董老爷车,在大香槟区葡萄园的乡间公路上徜徉,景色和一百年前相似又不同,像极了吉尔在巴黎午夜的穿越。

与历史并无二致的葡萄园和酒庄,传承数百年的制酒工艺和陈酿橡木桶,还有上上一辈酿酒大师留下来的“生命之水”……

老爷车仿佛穿越回一个世纪前的大香槟区葡萄园

这是一段时光的旅程——是有着“干邑之王”之誉的路易十三与其品牌挚友,在风土之间,浸入路易十三发起的《过去·现在·未来:再造年》艺术计划的旅程。

岁月让场景变了模样,但仍能辨认出往昔。今天人们品尝到的干邑,是酿酒师一百年前留下的灵*,一百年后的来人,是否还能如此徜徉在大香槟区的葡萄园?

02

-

达利的犀牛

酒吧里,吉尔对面坐着的是达利,“钢琴师”阿德里安·布洛迪扮演。达利、马蒂斯和毕加索,被并称为“二十世纪最具代表性的三位艺术大师”。

《午夜巴黎》中的达利

软化的时钟,烈焰红唇,犀牛角,达利的作品在今天仍然有生命力,各种当代艺术中你常常能看到对它们的继承和演绎。

而达利本人,深受更早期荷兰画家维米尔影响,《花边女工》是达利走上绘画艺术之路的明灯。年代,他获得机会到卢浮宫临摹原作。

当达利宣布大功告成时,画布上并没有那位正在做缝纫活计的女工,而是一堆状态各异的犀牛角。

达利认为犀牛体现了完美的几何曲线,而犀牛角更是神话中“独角兽”的角,代表着高贵与纯洁。他一生创作了无数与犀牛相关的作品,痴迷犀牛,追求极致,他自己也是那头完美的灵兽。

达利再现卢浮宫临摹《花边女工》场景

在巴黎的这趟旅行,身边没有一个人聊文学,吉尔白天没精打采,一到午夜他就迫不及待穿越,围着一百多年前的艺术家们打转。

生活在相差一百年的不同时空,艺术家们却心灵相通,不论来自哪个国家。

路易十三年开启了#再造年#这项艺术计划的第一篇章,也正是要在变化莫测的当今世界搭建一个平台,让传统文化传承人与当代艺术家对话,既传承古老的技艺灵*,也加以当代的演绎,让她历久弥新。

古老的缂丝和昆曲成为最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iniua.com/bxnwxtz/21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