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北京专家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江南苏州博物馆近日迎来了一位名叫“王季常”的老人,据说他要捐赠一件文物。然而,当被问及文物时,他回答说:“我没带,我带不走。”这让博物馆专家们大吃一惊。按理说,民间收藏的往往是一些稀有的小珍宝,比如古玩、字画等等。然而,这位捐赠者似乎想要捐赠的东西似乎有些不寻常。

为一探究竟,博物馆特派工作人员带着“王季常”回去鉴定。路上,工作人员又问:“这是什么文物?”但王季常却简单回答:“一个犀角杯。”这个回答让工作人员望而却步,因为历史上其实有很多犀牛角。品,而这样的东西虽然比较少见,但被称为“文物”的并不多。更何况它只是一个杯子,而犀牛角杯往往是不实用的工艺品,即使是最大最重的也不超过1公斤。那么,这个“hold不住”到底是什么?

“王季常”似乎看出了博物馆工作人员心中的疑惑,连忙说道:“我没有骗你,我真的受不了,你可以去我家看看。”把工人带回家。当工作人员真正看到犀牛角杯时,也是惊呆了。杯长86厘米,深7.2厘米,底宽18.5厘米,重6公斤多。当然,6公斤也不算特别重,一个成年人完全可以扛得住。不过,这犀牛角杯实在是太珍贵了。此杯由一整只大犀角雕刻而成,通体光滑,经脉清晰,根部大中空,微雕杯状。

这名工作人员虽然不是专业的文物专家,但对文物收藏还是有一定了解的。一看这犀牛角杯,就知道这不是一件普通的东西。最后只得结结巴巴地说:“我得回去汇报情况,估计要用专车运过来。”很快,苏州博物馆的一批考古文物专家来到了王家,他们还开着专车运送珍贵的文物。古董车。看到犀牛角杯后,专家们也惊叹不已。他们牵着“王季常”的手,询问这件文物的来历,由此引出一段经典的历史故事。

这个故事要追溯到年前的明朝,尤其是明永乐年间。当时,随着郑和下西洋,中国威名远扬海外,成为世界霸主。一个海外的外国民族也想向中国皇帝进贡。中国地大物博,稀世珍宝应有尽有。不过,有一个人想出了一个很好的主意:“明朝虽然有犀牛,但没有大犀牛,我们可以送一只超大号的犀牛角。”既寓意明朝之“大”,又不会耗尽国家财政,更能引起明朝皇帝的重视。于是,国君命人寻找最大的犀角,并由能工巧匠制成了一个“犀角杯”,送给了当时的明武宗。明武宗看到这巨大的“犀角杯”,大喜过望。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犀牛角杯”虽然是一种饮具,但由于重达6公斤,并不实用。

其后,明武宗以此“犀角杯”为武将敬酒,彰显“天恩之威”,展现骑马将帅和明军英姿飒爽。为此,此犀牛角杯又称“马杯”。然而,明武宗年间,天下太平,战乱甚多,这“即位杯”也无用武之地。因此,明武宗将犀角杯赐予丞相王嘉,以示对丞相的褒奖。从此,这个“马杯”就在王氏后人中流传了下来,直到多年后的年,“王季常”将它捐给了苏州博物馆。对于专家来说,这个犀牛角杯的历史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现代犀牛角雕刻技艺早已失传,故此犀牛角杯实属珍贵。目前,全国的角雕藏品仅有几千件。在我看来,这个犀牛角杯是一件国宝级的收藏品,正说明了古人的精湛工艺和匠心独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iniua.com/bxnzqzt/25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