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奇文!全篇只有40个字,发音完全一样,读起来却朗朗上口其实咱们中文真的是一种很特殊的文字,您看西方的文字,无非就是把一堆符号放在一起,多一个意思就多加一个部分,而且写出来之后基本上就能念个八九不离十了。比如说英文,动词基本上就是最短的形式,变成名词就再加一点后缀,变个意思就加一个前缀。写出来之后也基本上能念出来了,而且就算这个单词摆在你面前,你会念,也不一定就知道它是什么意思。▲英文字母不光是英语,西方拉丁语系的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也都是一个道理。甚至不光是西方的拉丁语,就连咱们东方,跟中国相距不远的日本和韩国,他们的语言也是这种念得出发音猜不出意思的风格。比如韩语,其实韩国人是先有语言,后来才产生文字的,发明韩文的人就是现在韩国人钱币上印的世宗大王,人家发明这个语言本来就是为了便于书写,所以韩文虽然也跟中文一样方方正正的,但是它也属于好念不好猜的范畴。不一样的韩国字就是把那几个根音符号排列在一起,摆出一个规规矩矩的形状。日语则更甚,这种文字所有的符号都是固定的,有着固定的写法和发音,所以日语念起来发挥的空间也不大,日本人说话也总是像面瘫了一样。▲埃及的象形文字总之,以上介绍的几种体系的文字,看起来千差万别,其实都属于同一种文字体系,那就是表音文字。而中文不一样,咱们属于比较古老的表意体系的文字,跟咱们一样的还有埃及的象形文字和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当然这两种文明都没有延续下去。话说回来,因为中文属于表意文字,所以它同音字的个数要比其他表音文字更多,多音字的现象也很是明显。这个其实很好解释,对于咱们中文来说,文字的表意功能要更加明显,所以在发音方面也就相对模糊了一点。▲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但这也成为了汉字的一大特点,汉字读音的问题也是让学中文的老外一直以来十分抓狂的地方,有时候,同样的字放到不一样的地方,读音和意思也会完全不一样。而有的时候,不一样的字放在一起,也能形成流畅完整的意思,而奇就奇在这些汉字的读音竟然是一致的。比如咱们国内有名的语言大师赵元任所写的一篇文章《熙戏犀》,全篇所有的文字都念“xi”关键是还表达出了一个完整的意思,也真是让人大开眼界了。赵元任先生是咱们中国语言学的一位奠基人,他天生就有种极为出众的语言天赋,在哪儿都会被当做“老乡”,不管是外文还是方言都能学的十分地道。▲《熙戏犀》回国后他专职研究语言学,发现了咱们中文的这种独特之处,于是就写下了很多全篇读音一致又表达了完整意思的小故事,后来被广为流传。熙戏犀就是其中一篇,文章描写一个名叫熙的小孩和一头犀牛在溪水边玩耍的故事,而全文只有xi这一个读音,真是很有趣了。这真可谓是传世奇文了!全篇只有40个字,发音完全一样,读起来却朗朗上口。所以希望您也读一读赵元任的这篇《熙戏犀》,读完这个文章之后,相信您也能瞬间体会到咱们中文的奇妙之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iniua.com/bxnzqzt/22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