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读史之哈哈一笑
大风歌01:17来自温柔的白犀牛 史可为鉴,史可为镜,史是通道,可跨千年而来! 项王入关后,做了三件事,一封诸侯,二杀子婴,三是纵火,而后准备东归彭城。时有一说者(史书无名)谏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 秦为四塞险固之地,一曰函谷,深险如函,万夫莫开;二是武关,扼秦楚之交;三有萧关,踞八郡之肩背,绾三镇之要膂;四乃铁马秋风大散关!如建都关中,或真可得称霸天下!但项王见咸阳宫室被毁,又欲锦衣归乡,就此把说者打发走了,说者走后嘟囔了一句不咸不淡的话“人言楚人沐猴而冠,果然。”隔墙有耳,这句话就被打了小报告传到了项王耳中,烹之!一句牢骚,一句感慨,一句玩笑,命丧! 四年后,项王自刎,命丧! 大汉立国,刘邦宠幸戚夫人,刘邦素有放荡习性,做了皇帝也本色不改。某日正搂着戚夫人亲热,御史大夫周昌来汇报工作,羞赧惶恐!转身就走。刘邦追上去扼住了周御史的后脖颈,皇上扯脖子,那就得低下脖子,不得不弯腰!刘邦顺势就骑在了周昌身上,骑在人身上很得意呀,问“朕是何等样君主”,周昌答“陛下是桀纣之君”,这话不得了!然,高祖哈哈大笑,令走之! 哈哈一笑,是胸怀,是襟袍,这叫开得起玩笑!当得起高祖二字!这样的哈哈一笑,对高祖来说那是稀松平常,大臣们反对的事多了,他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更多了,吕后的家他就当不了!白登之围后,与匈奴和亲,要把鲁元公主嫁给冒顿单于,吕后一哭二闹三上吊,为之奈何呀!为之奈何是高祖常用之语,但有不决,凡遇险急,问陈平,请张良,讨教于萧何,事急矣,为之奈何? 还是周昌,高祖曾有意废黜太子立戚夫人所生赵王刘如意为太子。周昌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周昌口吃“臣,期期…期期…不能奉昭”,刘邦听后哈哈一笑溜走了。太傅叔孙通反对更是激烈,如废太子,臣要血撒朝堂,刘邦仍然哈哈一笑,拗不过! 千年后宋神宗当政,西夏战争打了败仗,迁怒于转运使,下令斩首,宰相蔡确拒不执行,问何故,答“祖宗以来,未尝杀士人,臣等不欲自陛下始。”神宗听罢,不杀那就刺面发配,门下侍郎章惇站出了说那还不如杀了他。神宗问:为何?答“士可杀不可辱!”神宗叹道“快意事宁做不得一件邪(ye)!”章惇耿直答道“如此快意事不做也罢!”神宗遂作罢。 君主对待谏议的态度,一是豁达,谏议而已,汝可说之,朕可听之,可弃之,可当至言之,可视玩笑之!如神宗般闻谏而止之也是一种态度。 还有一种就是很计较,玩笑开不得!“说者”小人物尔,即便说猴子戴帽又有什么要紧呢,也可哈哈一笑,更何况那是一个极富远见的建议,这样的人杀掉,怎能不失尽天下人心。 仅是读史请勿对号入座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iniua.com/bxnwxtz/23265.html
- 上一篇文章: 犀牛阿里动物园成员揭晓低调运行三年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