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陈君言杨虞慧吴怡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王烨捷)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12月2日从上海海关获悉,上海海关隶属浦东机场海关日前在进口快件渠道查获黑犀牛角切块.4克。据悉,这是今年以来上海海关在空港渠道查获的多批犀牛角中的一件。今年以来,上海海关在空港渠道已经查获多批走私犀牛角,除了浦东机场海关近期查获的黑犀牛角切块,虹桥机场海关累计查获8个犀牛整角,24个角制品,合计12.64千克。11月7日,浦东机场海关发现一票由南非进口的货物存在濒危动植物走私风险,该票货物申报为塑料片,收件地址模糊,且收件电话与收件地存在逻辑不符。海关关员对该票货物进行机检检查,发现图像混杂,开拆后发现为疑似塑胶块一包,颜色不一。经关员仔细甄别,发现其中7块符合犀牛角切块特征。经送上海野生动植物鉴定中心鉴定,确认为黑犀牛犀牛角切块,重量.4克。目前,该票货物已移送相关部门做进一步处理。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了解到,类似的犀牛角制品走私案件在上海空港不止一次上演。7月1日,虹桥机场海关查获走私重9.79千克的犀牛角及制品31件,这也是虹桥机场海关有史以来查获的最大一起犀牛角案件。办案人员介绍,走私分子精心设计了一条南非——香港——上海的国际航线走私路线,自以为可以瞒天过海,逃避海关监管。当日,上海海关缉私局以涉嫌走私珍贵动物及其制品罪对该案立案侦查,并依法对嫌疑人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图为浦东机场海关查获的犀牛角,海关供图)当天下午6点多,正是虹桥国际机场航班密集起降时段,机场大厅内人头攒动。海关关员通过先期机检,发现某航班托运行李中有疑似犀牛角物品,进而锁定两名嫌疑人员。此后不久,两个中国籍男子拖着一个大行李箱走进一处洗手间,十几分钟后,两个人一前一后走向出关通道。这一切都被一路跟踪的海关关员尽收眼底。对两个人的行李箱开箱查验时,里面已空空如也,但在其随身携带的两个黑色背包内,发现了大量犀牛角物品。据海关员介绍,当时查获的犀牛角上还沾着血迹,散发着阵阵血腥味,“显然是不久前刚刚被盗猎者从犀牛身上割下来的”。(图为虹桥机场海关查获的犀牛角,海关供图)为保护濒临灭绝的犀牛,非洲白犀牛、黑犀牛和亚洲犀牛3种犀牛都陆续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我国作为该公约成员国之一,始终支持禁止任何犀牛制品交易的禁令。犀牛角走私的查处,具有一定难度。但上海海关引入了一整套大数据分析设备,能够帮助海关关员精准锁定“高风险航班”。相关办案人员介绍,走私分子为降低被查获的风险,通常会设计一套复杂的转运、走私方案。以犯罪嫌疑人管某某和张某银、张某轧为例,三个人同为山东老乡,管某某长期居留南非打工,张某银、张某轧则在国内“做生意”。三个人走私犀牛角的路线是南非——香港——上海线路。先由管某某携带犀牛角及其制品于6月30日自南非约翰内斯堡机场出发,经香港转机,行李从约翰内斯堡直抵上海。张某银、张某轧两个人于6月30日自上海出发飞往香港。三个人于7月1日在香港机场汇合后,再搭乘同一航班抵沪。抵沪后,为躲避大件行李被海关抽查,管某某负责在虹桥机场洗手间内,将行李箱中的犀牛角及其制品分装入随身小包并由其本人携带入境,张某银协助分装,张某轧提供作为掩饰的分装背包,暗中观察海关现场查验情况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iniua.com/bxnjjjz/22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