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里是BIMBOX。今天的文章来自于我们的一位朋友,技术大牛

Jack。他最早从室内设计专业进入BIM圈,之后又进了暖通专业,还拿过两个机械发明专利,对于模型和数据有很深的思考。最近在我们的作者群里,Jack分享了他使用非BIM软件完成数据对接,做出了类似4DBIM成果的技术思路,并提出了原创的想法「散装BIM」,我们觉得和上次

金戈的数模分离探索有着某种契合。今天的内容,你读起来会觉得很「硬」,我们建议可以不必全文一字不落的读完,有些小节跟不上可以跳过。但如果你能硬着头皮把这块骨头啃下来,一定能对BIM的模型和数据的关系有更深的理解。以下是他的全文,已经和BIMBOX一起完成修改。你好,我是Jack,一位硬核BIMer。今天我的分享是《散装BIM——非BIM软件的改造》,我想先从自己对目前BIM的一个思考谈起。1散装的BIMOpenBIM这个理念最早是由ArchiCAD的母公司图软公司提出来并发扬光大的,它表达的是一种开放的BIM之路。《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的条文说明里阐述了我国对BIM实施之路的态度:实践证明用一款软件、一个模型来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是不可能的。我国主张的方法是把整个BIM拆分成多个子模型、多种专业软件,通过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来提高效率。于是,为了减少软件或者人事成本,或者是为了保持技术优势,很多企业会专门设立一个研究部门负责探索「非BIM软件」的BIM改造等工作。这方面我参与过的技术探索很多,比如使用Sketchup+Dynamic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iniua.com/bxnwxtz/23393.html